根据山东、江苏、安徽等棉纺企业的反馈,最近一周以上高支棉纱、聚酯棉纱等的询价和发货顺利,C40S和以下环锭纺、OE纱在终端消费市场金九银十的拉动下阶段变暖(40S纱的需求持续良好)
从化纤聚酯市场来看,9月以后市场订单数量确实增加,最近2周从市场了解的情况来看,纺织企业9月的订单状况比8月明显好转。某主营化纤、人棉面料企业杨总表示,进入9月后,对外贸易订单数量明显增加,订单主要用于制作秋冬季节外套和羽绒服的面料,包括T400、酷棉等弹性产品。
从织造库存和启动率也可以看出,进入9月后,织造企业的启动率持续上升,但坯料库存开始逐渐下降。

尽管下游织布、服装、对外贸易等企业的货款支付多以1~3个月的会计期为主,但纺织产业链整体开始、运行、缓慢加速的迹象显现出来,随着国内疫情的全面控制,生产、生活、经济活动、收入等逐渐回到正确的轨道,购买者、零售商开始发行2021年春夏订单。纱厂、布厂、纺织服务企业的随着终端企业的订单、准备而恢复。
但是,从调查来看,纺织企业担心10月以后的终端消费是否有力,纺织品、纺织品等生产能力得到保留,设备负荷一般维持在75-85%,尽量实现快速订单、快速加工、快速交货,成品库存、加速资金流动仍然是大方向。
新疆棉禁令警报响起。
据报道,美国众议院议员周二以压倒性通过一项法案,法案将有效禁止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口美国产品,原因是新疆涉嫌使用政府支持的强制劳动者。与以前扑克、白宫的表现不同,禁止进口的产品包括新疆全部或部分生产的产品,不仅仅是棉花、番茄产品。一些外向纺织企业和贸易公司分析,如果法案最终生效,中国的大部分棉花产品将被禁止。
美国禁止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口产品的法案执行后,新疆棉产业、棉纺织、服装等的巩固和发展会产生很大的破坏、压迫:一是根据一些机构、投资计算,中国每年出口美纺织品、服装等折算棉量约为70-80万吨,其中70%以上采用新疆棉,表面直接影响约50-60万吨新疆棉的消费,二是对美纺服的出口除棉制品外,还有聚酯棉、棉、棉、棉、氨等系列产品
微薄利润被汇率吃掉
新冠疫病在美国爆发后,AP没有节操放水,终于淹没了。随着美国的大钞机,从3月下旬开始,美元指数进入下跌状态,至今没有扭转的迹象。5月末以来人民币持续上涨,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5月末的7.17持续上升到现在突破6.8。人民币汇率从5月末年内的低点上升了近5%!出口企业利润不足5%,可能白白工作,也可能付钱工作。特别是对于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,本来就是因为疫情打击导致订单锐减,之后微薄的利润还会被费率吃掉。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大幅上涨,有利于棉花、棉线等进口,同时明显削弱了中国纺织品、服装出口竞争力。
资金链紧张,一些中小厂商随时有资金断裂的风险
从目前市场库存来看,进入9月,一些厂商库存减少,但整个行业库存仍处于高位,对外贸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,疫情可能二次爆发,许多服装家纺品牌缩小店铺,调整生产计划,面料采购也更加谨慎。因此,接下来的库存能否转化为资金,还是存在很大的疑问。
不仅库存短期内难以实现,今年布的上司一般反映会计期间变长,有拖欠的情况。一位贸易商说:会计期间现在是3~6个月,拖欠货款的情况并不少见。现在还没有收到应收款的三成。顾客也不打算拖欠,但是如果顾客这样拖欠的话,我们的资金流就会陷入困境。面临停产、破产的可能性很高。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,产业链整体繁荣,损失。无论是纺织厂、贸易商还是服装公司,今年的货款账户期都比往年长。下游纺织厂、服装厂和贸易商公司的偿还一般实行1~3个月的账户期,原料采购是现金现货,企业的现金流整体紧张,部分中小制造商随时有资金断裂的风险。
订单难以支撑到12月
最近订单开始增加,织造开始的概率逐渐提高,但下游订单跟进的持续性不足,整体订单数量比往年低。9月份随着国内销售市场的好转而好转,也是因为季节性的秋冬面料订单。但是,由于国外疫情的持续,对服装需求的影响非常大,订货量有限,仅仅维持了半个月。据企业反馈,下半年对外贸易订单通常从9月末到圣诞节。海外二次疫情爆发,一些企业被迫停业,明显影响服装需求,对外贸易订单减少。此外,内需订单比前两年同期下降了20%以上,从交货期来看,订单难以支持到12月。
瘟疫就像镜子一样,他暴露了在企业内植根的问题,现在很多中小企业说生活不顺利,特别是今年很多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,大量占领市场,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被压迫,市场优胜劣势加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