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棉再度回到区间震荡态势
据有关数据显示,目前内外棉价差已扩大到每吨1700元左右,这对国内棉花消费造成不利影响。目前的价差情况下,进口棉的优势已经显现,如果继续扩大,国产棉的消费势必受到影响。虽然不排除棉价上扬缩小价差,但在全球新一轮棉花大涨的情况下,棉价面临的阻力强度无疑大于下跌。
据有关数据显示,目前内外棉价差已扩大到每吨1700元左右,这对国内棉花消费造成不利影响。目前的价差情况下,进口棉的优势已经显现,如果继续扩大,国产棉的消费势必受到影响。虽然不排除棉价上扬缩小价差,但在全球新一轮棉花大涨的情况下,棉价面临的阻力强度无疑大于下跌。
根据德国媒体Manager-Magazin于10月22日报道,德国运动服装公司阿迪达斯计划出售旗下锐步品牌,预计将于2021年3月之前完成这一销售交易。其实,锐步早在2005年就被Adidas斥资逾38亿全额收购了。
说起中国纺织集聚区,总有几个没办法略过的地方,而绍兴柯桥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。 在那里,平均十个人里面9个人 …
作为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上游原料大涨,尤其是棉纱、聚酯这两块,涨价的幅度之大让人连连直呼“受不了”“受不了”。其实除了MEG可以说,现在的聚酯行业和纺织原料应该都意识到这件事情了。
接连直面了几次降温,眼瞅着冬天离自己越来越近,想去买一件保暖的衣服却在琳琅满目的衣服面前疑惑了,到底穿什么材质的衣服才最暖和呢?
我们知道这段时间以来,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回暖,市场需求显著提升,催生上游产业链火爆,随之而来的是棉花、涤纶、染料等原材料全线涨价,以及由于生订单暴增,员工紧俏,不得不招开出高价招临时工应急,员工难招且一货难求。
根据CCFEI的数据,上周涤纶短纤的价格上涨了736%,较去年中秋国庆前上涨了1146%。此外,据了解,2018年最高聚酯短纤价格上涨至11470元/吨的高位,几乎是当前涤短价的两倍,甚至在19年间,涤短价也基本维持在7000元/吨左右。
来自印染人的消息:近日,印染朋友圈流传一则通知,十五家纺织企业陆续盖章,决定从2020年10月28日起调整染整收费。最近染料厂调染费,没什么新闻。十五家纺织企业盖章通知,也是对行业的一个震动。
由于人类资源消耗的速度太快,对自然造成了影响破坏性太大,所以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伙伴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,而纺织服装产业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可持续时尚,比如环保面料、可呼吸的面料、会光合作用的面料等等。
了解到国庆前期纺织市场走货步伐加快,秋冬季家纺面料走货势头较好,而国庆期间纺织市场不但频繁提价,以涤塔夫、春亚纺为首的常规产品也上演了一场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的大戏。”一个生产春亚纺等传统坯布的企业也同样表示,国庆订单有明显增加,较9月增加50%的数量,主要是下半年羽绒服面料开始松散,数量上升。